top of page


【給全民的科技藝術論壇】《明明只是想追新技術,卻被邱誌勇提醒:科技島的秘密,其實是感性與開放性!》
你知道台灣的科技藝術其實挺強的嗎?在 AI、VR、區塊鏈等技術不斷改變藝術創作的今天,我們更需要對話與連結。 清華大學科技藝術所長 #邱誌勇,號召產官學研與民間高手齊聚即將於11月舉行的文化論壇,回顧發展、掌握趨勢,希望這場論壇不只是多元觀點交流,更要成為政策與策略的養分,幫台灣科技藝術刷新未來版本! 「科技藝術」在台灣脈絡的定義是什麼? 現在台灣稱做「科技藝術」的作品,是一種統稱,是定義廣泛的,包含早期混雜使用的「數位藝術」、「新媒體藝術」等名詞。簡單來說,只要有使用電腦運算或當代科技的創作都可歸類為「科技藝術」。 科技藝術領域不可或缺的溝通橋樑:製作人 科技藝術需要跨領域合作,但各領域的專有名詞和用法差異很大,會導致藝術家與科學家之間較難溝通。因此,如果安排一個「翻譯者」的角色,能夠理解並轉譯不同領域的需求,會使創作過程更順暢。這就是跨領域製作人的重要性。 例如文化部與工研院的合作計劃「Arts@ITRI」 中,工研院專責單位就會擔任轉譯溝通的角色。 科技島的秘密,台灣如何以科藝走向世界 半導體產業是台灣作為科技島(tech...
陳盈帆
10月3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bottom of page
